与 Anki 合作

原文:Partnering with Anki - Control-Alt-Backspace (controlaltbackspace.org)

经验不足或学习效果欠佳的间隔重复系统用户,往往将 SRS 视为一个魔盒:输入信息,产出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看法并非完全错误:SRS 在这方面的确远胜于其他学习方法。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定位本身就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将 SRS 简单地视为黑匣子不仅会降低记忆效果,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痛苦,还会使 Anki 的诸多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我们不应将 Anki视为魔盒,而应将其视为学习的伙伴。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特定的技能,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履行这种伙伴关系中我们应尽的责任。

这种态度的转变能迅速将你的 Anki 使用技巧和从中获得的收益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仅从听说和初次尝试 Anki 的经历来看,人们并不容易意识到应该采取这种态度,这一点也鲜有讨论。本文的前两部分将探讨为什么 Anki 本身并不能解决学习问题(以及为什么人们误以为它可以)。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完善这一学习过程,利用间隔重复主动且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堆零散的事实。通过这样做,我们将彻底推翻「Anki 无用是因为死记硬背无用」这一观点。许多间隔重复的批评者,以及大量曾经或甚至现在的 Anki 用户,从未意识到即便死记硬背确实毫无价值,Anki 也可以用于深入理解一个主题——而不仅仅是记忆表面的事实。

问题所在

工具无法脱离使用者

让我们退一步思考。你可能不会立即认同间隔重复不应被视为魔盒。即便你已经认同,理解这种不完整的观点也有助于你将 Anki 技能提升到更高层次。那么,为什么间隔重复作为一个魔盒时并非其最佳状态呢?

我认为,将 Anki 视为魔盒的期望,实际上源自于 Anki 典型用户群体的文化心态。这些用户通常包括程序员、科学家、优化专家、分析师、数据驱动型人才、生活黑客和求知欲强的学习者,甚至可能代表了当今整个工业文明的普遍思维方式。这类群体常常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心态,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工具自主论。所谓自主工具,就是那些能够自主产生有益结果的工具。我之所以说「所谓」,是因为这种工具的存在本身就值得质疑,更不用说它们是否普遍。机器人可能被认为属于自主工具的范畴,但即便是当今最先进的机器人,在发挥作用之前仍然需要人来购买、设置和编程,而且还需要持续供电和定期维护。如果我们进一步展望未来,可能会设想出一种具有善意的、拥有通用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它能够自发地在世界各地解决问题。然而,一旦它具备了自主性,我们就很难再将其简单地称为工具了。

普通工具——那些不具备自主性的工具——本身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只有在你使用它们时,它们才能产生有用的效果,而这些效果主要源于你的行动,而非工具本身。然而,人们常常环顾四周,看到他人通过某些实践取得成功,就将成功归功于与这些实践最显著相关的工具。当他们仅仅购买了工具,而未做其他改变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时,就会感到沮丧或开始贬低这种实践。尽管工具可能是参与新实践的必要条件,但仅有工具并不足以获得该实践的益处。要真正受益,你必须深入研究和理解这种实践,并找出如何将其有效地融入自己的生活或业务流程中。如果你获得了一个新工具,却没有相应的新实践或改进的实践与之配套,那么购买和学习使用这个工具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某些工具似乎更容易让人陷入这种谬误。举个例子,没有人会在五金店买了一把锤子,带回家放进工具箱,然后去做晚饭,睡前查看客厅时却抱怨画作还没挂好。工具越复杂,其内部运作机制就越不透明,与使用者当前实际情况的关联就越少——简而言之,新手越难理解它——他们就越可能成为这种谬误的受害者。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以间隔重复为例,其好处(「用更少的努力记忆效果提升十倍!」)容易理解且表述清晰,而工具的内部运作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其算法依赖于人类记忆的特性,即使专家对此也只有有限的了解。

许多工具,包括 Anki,都有一种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特点。每当我向人介绍 Anki,不管是一对一还是演讲场合,我都不会一开始就说它是个抽认卡应用。我会先花时间详细解释间隔重复的原理,因为我发现,一旦人们把 Anki 归入他们司空见惯的「抽认卡应用」的范畴,他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关闭,无法体会 Anki 背后强大的调度算法。其实,Anki 所有的菜单和子菜单加起来才47项;相比之下, LibreOffice 的文件菜单就多达 47 项。大多数人认为文字处理软件足够简单易用,尽管他们可能只使用了其中很少的功能。然而,我认为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方面,我很难再学到更多广泛适用的技能,而我确信我将终生不断提升使用 Anki 的能力。

简而言之,Anki 的复杂性并不体现在其表面描述或界面上;它的精髓在于如何让你的记忆与其算法完美配合。很容易忽视这一关键步骤,结果就是你会像个笨拙的舞者,被 Anki 牵着鼻子走,这显然不是有效学习的秘诀。

技术细节的吸引力

在使用工具时,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混淆了对工具本身的理解和对工具使用方法的理解。这个问题随着工具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掌握而愈发严重。对于锤子这样的简单工具,理解工具和掌握其使用方法基本上是一回事。但当涉及到像 Anki 这样的复杂工具时,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过分专注于充分利用工具的所有功能。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浏览社区插件,寻找可能提高效率的附加功能;或者构建复杂的笔记模板,包含数十个字段和冗长的卡片模板,以便从一条笔记中自动生成大量卡片;又或者不断尝试各种进度安排选项。然而,这些人在追求工具完美使用的同时,可能忽视了更为重要的问题:往他们的学习集合中添加定义模糊的卡片,反复学习难以记住的内容却不停下来分析其中的原因,甚至学习一些他们并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材料。

对 Anki 软件本身的理解,不过是熟悉菜单选项的功能,或对使用哪些设置和插件有自己的见解。而理解如何运用 Anki 来提升生活质量,则涉及诸多方面:明确学习目标,筛选合适的学习材料,了解自身记忆机制,掌握学习原理,将信息分解为适合间隔重复的单元,识别学习瓶颈并及时调整策略,判断何时应该放弃某项学习内容,最后才是熟练操作 Anki,以便存储和安排学习材料。仅仅了解 Anki 本身,充其量只能让你在用户论坛上沾沾自喜,赢得一些褒奖;而真正懂得如何使用 Anki,才能帮助你更有效地学习。

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确实认为许多插件非常实用;事实上,我自己也开发了几个我颇为得意的插件。自定义笔记模板和卡片模板为改善格式、提高一致性和减少重复工作提供了诸多新可能性(尽管它们也并非尽善尽美)。然而,我可以向你保证,一个没有任何插件、仅使用「问答题」笔记模板,但完全理解 Anki 正确使用方法的人,必定能从 Anki 中获得比那些花费数十小时钻研 Anki 技术细节,却对如何有效使用 Anki 一无所知的人更大的收益。工具只有被整合到你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意味着你需要理解如何恰当地使用它们,而不仅仅是知道如何操作它们。

这里的经验教训很明确:如果你决定认真使用 Anki,了解它的高级功能确实大有裨益,因为这些功能能够显著提升你的使用体验。然而,初学者不应该一开始就沉迷于这些高级特性,也不要错误地认为掌握更多复杂功能就等同于更有效的学习。我在 Anki 入门中介绍的基本操作技巧,以及其他文章中零星提到的一些使用方法和流程,已经足以让你在学习之路上走得很远。如果你需要一些特定功能,比如输入数学符号、添加音频或导入自定义格式的数据,你可以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教程。除此之外,你的 Anki 学习之旅应该从掌握与 Anki 相关的基本技能开始,思考如何将 Anki 有机地融入你的学习生活,而不是过分钻研 Anki 本身的技术细节。

解决方案

理解 Anki 的角色

如果说高效使用 Anki 就是你与 Anki 合作的过程,那么 Anki 的职责是什么,而你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先从 Anki 的职责说起,因为它的责任其实很有限,也很容易说明。

  • Anki 忠实地记录你所要学习的内容。它确保你在复习时面对的是完全正确的信息,这是你有效记忆的基础。

  • Anki 准时地为你呈现学习内容。无论是你自主安排还是由 Anki 智能计算,它都能准确把握你想要再次复习某个内容的时间点,并如约呈现给你。

  • Anki 准确预估你应该在何时再次复习。通过综合分析你对学习内容的难度评价和你过往的学习表现,Anki 能够精准预测你的遗忘曲线,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

  • Anki 无缝同步你的学习数据,让你可以跨地点、跨设备学习,也便于与他人分享学习资料,或导入别人分享的内容。

这就是 Anki 的核心功能!实际上,Anki 的所有特性都源于这四个基本角色。例如,所有关于笔记创建、格式设置、模板制作和标记的功能,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存储和检索卡片信息,并在需要时进行编辑。所有关于学习进度安排和调整的命令和选项,都是为了让 Anki 能够在未来准确地为你呈现学习材料。其他功能也是如此。

同样重要的是要了解 Anki 的局限性。具体来说,Anki 不会帮助你完成以下任务:

  • 决定你应该学习什么。

  • 确定你如何在大脑中构建知识体系,或如何编写最有效的抽认卡。

  • 理解你为何觉得某些内容难以理解或掌握。

这些都取决于你。你可以选择承担起这些责任,也可以选择完全不去做这些事情,但后者无疑会大大降低你的学习效果。(事实上,Anki 不仅没有尝试去做这些事情,而且作为一个计算机程序,它根本无法做到。试想,一个计算机程序怎么可能替你决定你想学什么,或者判明你忘记某事的个人原因呢?)

再谈「不理解就不要学」

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我在上一节中提到的两项你应该负责的任务的重要含义:决定你应该学习什么,以及决定如何呈现学习内容

本节标题再次引用了 SuperMemo 的20 条规则(我此前在讨论精确记忆难以记忆的内容的文章中提到过这条特殊规则)。我认为「不要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学习」这一告诫包含多个层面。人们很容易停留在表面理解,自以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毕竟,谁会傻到去学习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呢?违反这条规则的表层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假设有人告诉你「argle kerflooey blarg 等于 63」。你将这个陈述输入到 SRS 中,并试图记住这个「事实」。显然,与学习那些你能理解的内容相比,这将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最终,这种做法会造成巨大的时间浪费,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说它是否对你有任何实际用处。因此,你违反了这条规则。乍看之下,这种理解似乎很合理。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解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过程。有人曾向我指出英语单词 understand 的字面空间含义——站在某物之下,仿佛置身其中。为了避免使用被日常滥用而失去深意的词,我们可以说最深层次的理解是 grokking 某事。Grok 这个词尚未从黑客和硅谷圈子完全进入公共话语,但它值得被广泛使用;它精确地表达了这样一种含义:如此透彻地了解某事,以至于改变了自身的认知。举个例子,我可以说我会用 Git 版本控制系统,这意味着我能从 Google 上复制粘贴 Git 命令;我可以说我了解 Git,意味着大多数情况下我知道该用什么命令,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需要查阅 Google;或者我可以说我 grok 了Git - 这确实是我的真实写照——意味着我可以轻松自如地执行一些利用 Git 深奥细节的奇特非常规操作来实现目标,甚至难以理解那些完全掌握 Git 数据模型的人的思维方式,因为 Git 的模型已经成为我世界观的一部分。事实上,一个真正理解 Git 的人不仅对 Git 本身,而且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乃至任何涉及多版本创作的领域,都会形成一种与从未接触过 Git 的人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型。即便在不断提高使用 Git 技能的过程中,Git 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使他们能更加高效地运用 Git。

我们可以将理解视为一个连续的谱系,从最浅层的「我知道 argle kerflooey blarg 等于 63」这种毫无意义的认知,到「我明白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再到「我理解这句话可能产生的影响」,直至最深层的「我全面领悟了这句话背后的整个概念」。学习一个主题的过程,就是将你对该主题的认知,从这个谱系中毫无意义的一端,逐步推进到 grokking 的另一端。

这些观点与 Anki 有何关联呢?根据我的经验,使用 Anki 学习时,人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仅仅创建大量针对「我理解这个陈述的字面意思」这一层面的卡片,然后就此止步。这种做法令人遗憾,尤其是对那些希望将知识运用得更广泛,而不仅仅想成为一个活字典的人来说。因为这意味着你的 SRS 无法捕捉到主题最核心的部分。你可能理解了每张卡片的内容,却没有真正掌握整个主题;你不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不明白为什么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相比之下,将基础事实与需要你运用知识、展现深度理解、并将知识融入个人经验的问题相结合,不仅更有实际价值,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过程更加引人入胜。这类问题能够构建更加紧密的知识网络,而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正是形成真正的知识或记忆的关键。记忆的本质是在特定情境下、面对特定模式或思考特定问题时,能够迅速提取相关信息。反之,一堆互不相关的事实只会形成零散而贫乏的记忆。

与此同时,即便你已经意识到创建能够串联知识点的卡片的重要性,但当你刚开始接触一个新的复杂主题时,很难制作出涵盖所有重要联系的卡片——毕竟,如果你已经了解所有这些联系,那你对这个主题就已经相当精通了!一本优秀的教科书会在适当的时候提到其中的一些联系,但你往往难以获得好的教材,即便有,仍然会有一些联系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试图在开始制作 Anki 卡片之前就完全掌握一个主题是不切实际的;等到你达到那种程度时,你已经非常熟悉这个主题了,Anki 卡片就只能帮你记住一些琐碎的、不常用的细节。这虽然有用,但算不上什么革命性的突破。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答案是将 Anki 学习转化为一个迭代的过程——你先阅读一些材料,制作一些记忆卡片,学习这些卡片,然后再阅读更多材料,制作更多卡片,学习这些新卡片,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你掌握了当前所需的知识(参见懒惰学习)。在第一轮学习中,你可能会专注于掌握基本术语和概念,这些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到了第二轮,你会发现阅读变得轻松多了,这时你可以开始关注更复杂的事实和隐含意义。第三轮时,你就能开始将所学知识与其他领域联系起来,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信息。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虽然不使用 Anki 的迭代学习方法也不错——实际上,任何优秀的课程或教科书都会采用类似的方法——但使用 Anki 进行迭代学习效果更佳:因为 Anki 能防止你遗忘已学内容,你可以在感觉学够了的时候暂停学习,然后随时从上次停下的地方重新开始,即使相隔多年也不是问题。

这又是一场与知识的共舞。Anki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醒你回顾所学,但究竟要深入到什么程度,何时该学习新知识,这些决定权始终在你手中。

说明:你可能在思考如何创建能「与其他知识领域建立联系」的卡片。卡片设计案例研究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另外,我计划在未来发布一些 Anki 卡片的实用设计模式,希望能让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进行元认知

在我们结束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对我之前提到的 Anki 无法为你做到的最后一件事负责:理解为什么你会觉得某些内容难以掌握

元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或者说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反思。在复习卡片时,我们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机械地翻阅卡片并给出评分,而不进行深入思考。如果你这样做,就会错过很多提升的机会!你的 Anki 卡片实际上是你思维的一种映射,而你头脑中的信息无疑是可以改进的。Anki 为你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和改进这些信息,但它不会自动完成这个过程。你需要找出卡片中不够完善的地方,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内容不够精确的卡片。这时,你应该及时修正,以免因为与实际理解无关的原因而反复失败。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个主题存在知识盲点,就应该立即弥补(不要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盲目记忆卡片或学习主题)。有时你可能会发现某些信息你已经不再关心了,此时可以直接删除相应的卡片。另外,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混淆某两个概念,就需要仔细梳理它们之间的差异,以避免再次犯错。

关于最后一点,我想多做一些补充说明。根据我多半不科学的遗忘理论,几乎所有你反复努力却难以记住的内容,都可以归为以下四类之一:

  1. 你从一开始就没有尝试去记忆。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忘记眼镜放在哪里或车停在何处——当时你可能正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根本没有尝试记住。)

  2. 你在尝试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内容,也没有将其与已知信息或应用场景建立联系,更没有创建助记,将原本难以记住的东西变成相当令人难忘的东西。

  3. 你没有以适当的频率或间隔进行复习。

  4. 你将其与其他事实或概念混淆了——这就是所谓的「记忆干扰」。 (这正是 SuperMemo 的第 11 条规则所指的情况。)

第一点对我们并不适用(假设你正在努力记住输入 Anki 的所有内容)。第二点我们在前一节已经讨论过了。第三点也已经涉及,因为只要你坚持复习,这就是 Anki 的职责所在。第四点是我们要讨论的新内容。

有时候,记忆干扰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我的英语词汇卡片中有 tuff(凝灰岩)和 tufa(石灰华)这两个词,它们都是岩石的一种(但性质截然不同)。你大概能想象到我在区分这两个词时会遇到困难。然而,造成干扰的因素有时并不那么明显。以下是我最近经常混淆的几组词:

  • japesjackanapes:japes 指玩笑(尤其是恶作剧),而 jackanapes 则形容一个无礼的人。这两个词的含义相去甚远,但发音相似度足以引起混淆。

  • loggiaparterre:loggia 是一种半开放式的走廊或凉廊,与户外相连;而 parterre 是花园中的一种花坛设计。这两个词在含义上几乎毫无关联,在词源和发音上也完全不同。我不清楚为什么会一直混淆它们,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不再反复忘记这两个词了。

要识别这些会造成干扰的卡片,你确实需要开始留意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如果你不了解干扰是导致遗忘的常见原因,你很可能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感到困难是因为混淆了两个条目。但这种关注是非常值得的——一旦你发现了干扰,并添加一张简单的卡片来解释差异,或者调整其他卡片以突出差异,这些曾经令人沮丧和浪费时间的卡片很可能就会变得简单易懂。

结论

间隔重复的机制只是学习这个复杂拼图中的一块。毫无疑问,Anki 提供了可能改变人生的巨大价值,但要充分利用这些价值,甚至是其中的大部分,你需要将 Anki 视为合作伙伴,培养必要的技能来履行你在这种伙伴关系中的责任,并在适当的时候持续练习这些技能。

我可能有在本文中使用过多比喻的风险,但熟练使用 Anki 的技巧确实与写作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我们可以清晰地阐述许多有价值的语法和写作风格规则,我也试图在这个系列中为 Anki 做同样的事,但是严格遵循任何一套规定性规则都可能导致乏味,甚至可笑的结果。要取得良好效果,你必须勤加练习,直到形成对「优质内容」的直觉,然后对于每一篇具体的文章,无论你多么熟练,都需要反复推敲每一个句子,有时甚至要舍弃整个段落,或深入研究并探索论点或故事的新元素。我建议在创建 Anki 卡片时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继续这个比喻,我们可以将 Anki 的技术技能比作主动词汇:恰当地使用几个精心挑选的、高价值的词通常能提升你的写作水平,有时你可能需要花时间寻找一个能支撑你论点的关键词,但仅有丰富的词汇并不能造就优秀的作家。成为好作家的关键不在于知道多少词汇,而在于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首先要学会在反复迭代的过程中使用 Anki 的基本工具创建有用的卡片,然后再考虑优化你的 Anki 词汇量。